在线提交财富信息

内容

联系人

电话

验证码

联系我们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资品牌霸榜 国产化妆品销声匿迹?

外资品牌霸榜 国产化妆品销声匿迹?

2016-06-06     编辑:巧巧日化信息部
      国产化妆品正面临着被国际品牌全线打压、被逐出本土主流市场的窘境,就连硕果仅存的家化巨头也遭遇了严峻的压力。
   上周末,上海家化发布公告,即将召开年度股东大会;今年的股东会上,管理层的日子未必会好过。这家曾经因为大股东与前任董事长的纷争而成为舆论焦点的家化巨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处境: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双下跌,其中净利润更是大跌超过三成。
  翻查上海家化历年财报发现:这是该公司近十年来首次出现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开年双降。上海家化的处境其实只是整个国产日化行业尤其化妆品品牌艰难处境的一个缩影,在外资品牌挤压之下,国产品牌正全线溃退。
      外资品牌霸榜 国产化妆品销声匿迹?
  更严重的问题则来自外资品牌的冲击。尽管遭遇压力,上海家化已经算是国产化妆品商中的佼佼者了,目前中国化妆品市场已经被外资品牌所主导,国产品牌早已沦为配角。
  据上海家化去年年报中所引述的一份第三方研究报告:2015年百货店前二十品牌中只有上海家化的佰草集这一个国产品牌,而且排名仅在第8,其他19个均为来自欧美和日韩的外资品牌。
  简单的计算,这前二十品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占比高达58.6%。去除上海家化佰草集2.80%的市场份额,则外资品牌占中国化妆品市场份额至少在55%以上。
      尽管百货渠道目前受到电商的挑战,但依然是化妆品最主要的销售渠道之一。事实上如果仔细观察各大电商平台的销售情况,占据主流的依然是外资品牌。
  化妆品是个规模巨大且快速成长的市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零售额为2049亿元,与2014年化妆品零售额的1825亿元相比,增长了8.8%;虽然增速比此前略有所下降,但接近9个百分点的增速仍很可观。
    2015年中国化妆品市场零售额是2008年化妆品零售额的3.23倍,但国产品牌在这个两千亿规模的大市场里并没有太多容身之地。这个化妆品的口径比较宽泛,其中护肤品、头发护理、沐浴用品、口腔护理和彩妆贡献了中国化妆品市场87%的市场销售额。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资生堂、欧舒丹等欧美上市公司均在中国市场占据相当位置。
  2015年中国化妆品市场零售额是2008年化妆品零售额的3.23倍,但国产品牌在这个两千亿规模的大市场里并没有太多容身之地。这个化妆品的口径比较宽泛,其中护肤品、头发护理、沐浴用品、口腔护理和彩妆贡献了中国化妆品市场87%的市场销售额。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资生堂、欧舒丹等欧美上市公司均在中国市场占据相当位置。
  近年来迅速兴起的海外代购和跨境电商进一步冲击了国产化妆品的市场份额。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韩国化妆品出口顺差史无前例的突破10亿美元,其中对中国出口占比近半;目前,韩国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化妆品进口来源国,仅次于法国。
  韩系品牌正随着热播韩剧的广泛传播,借力跨境电商渠道等方式快速渗透到中国日化市场。并不只是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化妆品同样通过跨境电商在抢食中国日化市场的大蛋糕。
友情链接: 化妆品OEM|国妆特证oem|化妆品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