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吃“螃蟹”开辟新渠道
近两年,本土日化的表现愈加亮眼,今年更是有了实质性的改变:突破原有渠道,开辟新的经营模式。
今年6月,蓝月亮先是从大润发超市下架,随后又与家乐福谈判失败,接着从人人乐、欧尚、家乐福等KA超级卖场全国性集体下架,并迅速与京东签订独家协议发力线上渠道。这场下架风波让蓝月亮成为行业内揭竿者。随后,社区推广的“月亮小屋”落地,这也是首个与传统渠道决裂,自己独立经营社区店铺的日化品牌。
11月2日,华润万家超市也公开与威露士不再续签合同。这意味着又一家洗化品牌开始从传统商超撤退。值得注意的是,一直被致癌风波所累的霸王也破釜沉舟,推出了与以往“O2O”“C2C”微商模式不同的“F2C”模式,消费者下单购买后,产品将不经过中间商,从工厂直接到消费者手中。
对于上述改变,一位不愿具名的日化观察员给予了肯定。他表示,推陈出新对整个行业就是一个贡献,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现象
3法律法规日益完善
随着本土日化企业的不断壮大,日化行业的发展环境也愈受重视。新《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名录》、国抽质检新规、《化妆品安全风险评估指南》、新《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新《广告法》等等法律法规都纷纷提上日程,或征求意见或正式实施,尽管有些法规仍在商讨研究中,但法规的提出无疑是对日化行业的重视,相信日化行业的发展将更加健康有序。
7月20日,新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下称“送审稿”)出台,并限期一个月给行业内人士提意见,消息一经发布便引起业界大讨论。将电商平台商家纳入管理范围、牙膏等口腔护理用品纳入化妆品范畴、禁止虚假宣传化妆品功效,除了这几大亮点之外,对于生产和流通环节细节的趋严管理是业内人士质疑的主要对象。据悉,《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名录》送审稿出台半个月后,广东省日化商会紧急组织研讨会,根据现场100多位行业人士讨论结果,送审稿的过半内容都需要修改。焦点集中于:食药监局权责不对等、监管部门工作效率低,以及与其他法规存在冲突等。目前,以上意见已提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9月1日起,新《广告法》正式实施。这也是我国自1994年以后第一次修订广告法。对违规者惩处力度明显加大,明星代言成为重点规范对象,75个条款中共出现代言人12次。简单来说,9月1日以后,代言人要满十周岁以上,使用过产品才能代言,代言假冒伪劣产品有连带责任。用明星代言较多的化妆品品牌可是监管中的重中之重。
渠道在改变,消费者也在迭代
资深日化专家张兵武表示,消费者对中国本土日化品牌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企业对品牌的建设投入也逐渐加大。资深日化营销专家冯建军指出:“日化行业土洋之争的差距在不断缩小,本土品牌的积淀和成长确实在改变整个日化行业竞争格局,外资品牌与本土品牌之间的技术、研发差距正在缩小。”冯建军称,以90后为主的新生代,购买产品时不信大牌、不信广告,有自己接受的传播渠道。现在不仅是销售渠道在改变,消费者也在迭代,而外资品牌老化严重,很难快速转变战略,但是本土品牌灵活性高,定位年轻化,容易迅速抢占市场。
“欧美品牌在中国市场面临品牌老化,近几年少有让消费者追捧的产品,难再受年轻人青睐。”日化营销专家谷俊如是评价。据悉,在11月3日举行的化妆品零售大会上,天猫公布了10月化妆品销售排行榜,排名前15中,14个均为本土品牌,仅一个为外资品牌。